明崇祯《长沙府志》载:惜阴书院在灵官渡左,旧为陶公祠。嘉靖四年(1525)知县吕廷爵塑公像手中,创为惜阴书院,从公惜阴意。"惜阴"出自陶侃"大禹圣人犹惜寸阴,吾人当惜分阴"之语。嘉靖四十二年(1563)长沙知府蒋宏德、推官翟台大规模扩修书院,中为明道堂,堂联云:鸢飞鱼跃;月到风来。堂中心建"洗心亭",两旁有池,取张南轩城南故事,名"禁蛙池"。亭后建祠5间,祀陶分。后构聚英楼、广仁堂。左右隙地分两望岳亭。明吏部御史李棠作有《重修惜阴书院记》。
历史文化
明万历六年(1572)朝廷诏毁书院,长沙知府牛府麟力请获免。十一年(1583)长沙知府吴道行、善化知县陈一监重修。四十一年(1613)推官陈大绣将书院改作长沙馆驿之用。清乾隆二十年(1755)湖南巡抚陈宏谋重修书院和陶公祠。光绪年间书院废止,陶公祠犹存。清人黄湘南叹曰:庙貌湘城侧,千秋俎豆临。眠牛山岳降,射蟒鬼神钦。素壁苔花暗,丰碑树影深。风尘公不见,谁来惜公阴。
风土人情
惜阴书院为清末南京著名的八大书院之一。惜阴书院由两江总督陶澍于清道光十八年(1858年)所建。书院规模颇大,聘请当时名儒薛时雨为书院山长,挑选学生人学,培育了不少人才。清末,端方等五大臣去欧洲考察,称赞西欧的图书馆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开放:9:00-17:00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|